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回收期计算
阅读量:7211 次
发布时间:2019-06-29

本文共 136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这个月实在不知道写点什么东西了,刚才乱翻了一下有道笔记本看到有关回收期的内容,所以对这部分做了个回忆.

  回收期主要是用来考察或者说在投资前对项目的一些衡量,决定要不要投资,或者综合考虑资金回收期限等.一般情况下回收期当然是越短越好,也就是投资收回更快.回收期从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分成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静态的是否考虑时间价值,计算更为简单.但是动态回收期考虑了时间价值理论上更为准确,更有参考价值.

  在看回收期之前我们必须知道几个经济学上的几个名词概念.净现金流量,累计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现值(净现值),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净现值),初次看到这几个词有些时候都分不出来哪个是哪个,都差不多,不过看下面数据以后就好理解了.

  一边看图中数据,一边理解,净现金流量就是收入支出的合计.比如今年你支出1W,收入2W,那么净现金流量也就是1W;后面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就是考虑投入的累计.从投入开始计算.第1年赚200万,所以第1年的是-800万,后面是相同的方式累计计算.

  看下面这个图里面的数字是考虑了时间价值,现值,也就是未来的钱今天来看是多少钱.比哪第1年的200万,折现系数为10%(现实生活中一般遇3%,所以我们没事都可以算算未来钱的现值,后面我举个例子来说),图上181.82就是用200来计算出来的,这里的公式为PV=FV/(1+折现率)^n 这个公式算出来的,PV是现值,FV是终值,n是年限,其实这里也好理解,比如明年的100块钱,现在看来就是100/1.1,因为去年涨了10%才到100,那么去年只有90.09元,涨10%就到100了.后面几个数据也是按对应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后面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也同上面静态的算法一样,只是加减.

  现在我们可以计算回收期,通俗的说就是好多年把投入的本钱收回来.图上投入了1000W,要好多年才收回来呢?先看静态回收期,只用第一个图中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来,我们一步一步的来看,第一年收回200W,第二个收回400W,第三年收回500W,1000W的本金3年又多了,2年又没收回完,第三年只用了400/500这么多年就把本金完全收回了.所以静态回收期为2+0.8=2.8年,也就是按上面这个数据来看,静态回收期为2.8年.

  动态的呢?后面数据列出来了算法也是一样的,看哪一年出现正数.第4年,所以前面3年没有收回完,第4年只用了111.93/341.51这么多年来收回,所以动态回收期为3+0.33=3.33年(数据计算我不知道是不有误,方式是对的).

  刚才我们说到要玩玩那个现值计算,我想用工资来说明一相,每年以3%上的通涨计算,比如我们公司三年不给我涨工资,我们来看是什么情况.假如我现在1W的工资,三年不涨.

  其实这个计算了回收期没有关系,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不涨工资就相当于工资在下降,都没有持平.也就是今年12W,明年去只能拿到今天11.65W,后年只相当于今天的11.31W,所以不涨工资的公司等于是在扣你的工资,也是持平哦.

  总结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选择方法,回忆练习了一下两种回收期的计算方法,有可能某天会用到哦.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gw2010/p/3975421.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获得1.5亿区块链投资后,矩阵元怎么做区块链?
查看>>
ASP.NET MVC路由扩展:路由映射
查看>>
【LeetCode从零单排】No118 Pascal's Triangle
查看>>
怎么建立网站?
查看>>
长得像鳗鱼的Envirobot,利用传感器检测并追踪水中有害元素
查看>>
剖析 epoll ET/LT 触发方式的性能差异误解(定性分析)
查看>>
1-2 输出N个数的平方和立方值
查看>>
实践 Redux,第 1 部分: Redux-ORM 基础
查看>>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AI时代的若干伦理问题及策略 1.3 构建算法治理的内外部约束机制...
查看>>
打造具有物联网基因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查看>>
英特尔携手AT&T和爱立信进行DIRECTV NOW流媒体直播服务的5G试验
查看>>
关键时刻不可或缺的5款高科技紧急应用
查看>>
NSA方程式泄漏工具包浅析
查看>>
微服务,我们如何与你相处
查看>>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KS-Studio:一个知识计算引擎 1.2 知识图谱构建
查看>>
“Redirect to SMB”漏洞影响所有版本的Windows
查看>>
东方通没有创造中间件 却在定义中间件的“化蝶”
查看>>
物联网其实只是一个话题
查看>>
CloudCC:2017年下半年企业移动CRM市场风向窥测
查看>>
《并行计算的编程模型》一3.8.3 原子交换和条件交换
查看>>